【文/畢翠絲】

「百年修得共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」,一句話道出緣份的難得與婚姻的寶貴,其中「共枕眠」更是夫妻維繫關係很重要的一環。但近年來,國外卻興起一股「睡眠離婚」(Sleep Divorce)的風氣,意指夫妻分開睡,不受彼此打呼、空間不足或作息不同的困擾,讓睡眠品質更好,認為對夫妻關係有明顯的幫助。 1/3的睡眠障礙是由床伴所造成 國際知名睡眠專家Dr Neil Stanley曾發表其研究成果,他以數十對夫妻為樣本,監測他們同床共寢時的反應,結果發現,只要其中一方有動靜,另一方就很難不受干擾,約有1/3的睡眠障礙是由床伴所造成,鼓勵夫妻分開睡的論點也獲得不少學者擁護。

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,我自己個人不是那麼贊成這種方式,不論是分房或分床,夫妻的肢體互動一定會變少,有些夫妻睡前會閒聊片刻交流生活大小事再睡,或是親吻擁抱等小小親密接觸,不論是分房或分床,這些睡前令雙方覺得幸福愉悅的時刻,恐怕會消失。

但回歸現實生活,分房不代表感情不好,有的夫妻作息差異大;有些人是非常淺眠,對方稍微一個翻身或是打呼就會被驚醒;或因為育兒的緣故選擇分房睡,大部分還是可以理解的。

分房不代表感情不好

林萃芬認為,分房不一定感情不好,但分床反而更不好;分床通常是關係變冷,感情漸離漸遠。除了分房、分床,還有一種是睡沙發的,伴侶感情降溫或有衝突時,蠻多人選擇去睡沙發,但很多人睡沙發,其實並沒有真的睡著,而是希望對方釋出善意或邀請回房睡。

「雖然我自己不是很贊同,但當兩人關係轉變時,以身心健康為最重要的指標,如果一方已長期失眠不能好好入睡,身心已被嚴重耗損,分房睡是個不得不的選擇。」林萃芬說。

在諮商時碰過一些夫妻,感情溝通都還可以,其中一方想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空間,通常是中年夫妻會遇到,對孩子的階段性任務已告一段落時容易發生。

坦然溝通,漸進式分房

很多人婚後就再也沒有自己的房間,男女都有可能,這種很多是討好型的,只要對方在,就努力照顧對方式、顧慮對方,一直繞著對方轉;久而久之,不自覺得隱藏自己,獨立的空間令人有歸屬感,可以重新做回自己,女性的比例比較高一些。

另外,孩子離家或成家了,房間空出來,讓人想要一塊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場域,放自己的東西,做自己喜歡的事。也有些人在原生家庭不曾擁有房間,一直都是跟手足共享,到生命某個階段突然渴望擁有;也有人一直為家庭付出,到了一定的年齡,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,包括擁有自己的房間。

一位王女士在爭取到自己的房間後,某天詢間先生:「我可以在房間加張床嗎?」先生覺得無妨,再過一段時間跟先生表示,「我今天想在自己的房間睡」,不是一次到位,而是慢慢讓對方也能適應。做出分房/分床睡這個決定前,兩人都要有共識,如果有一方感到被迫或不被重視,就會造成撕裂,而不是單純的分房。 最理想的情況是,兩人漸進式達成共識,由於對肢體的需求沒有那麼高,而是單純彼此陪伴,共同做些什麼事;對某些夫妻來來說,這種「室友」模式,反而覺得舒服自在,關係也能繼續下去。

換個說法,關係更融洽

夫妻相處在同一個屋簷下,難免起摩擦,心裡有話就要說出來!有些人覺得,根本不用講出口,對方就應該明白,但即使是枕邊人,也不會知道伴侶所有的眉角和地雷區,情緒都是堆累的,積累在心裡後作用力很大,如果沒有出口,時間久了,甚至一看到對方就不順眼,一個小小的細節甚至就擦搶走火。

現在流行睡眠離婚夫妻分床、分房睡感情反而更好?


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016/6818569







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離婚證人資格







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anee7f5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